今年是國家全面實施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的第6個年頭。目前全國累計選聘的大學生村官數量已突破40萬人,在崗的大學生村官也突破了20萬人。
  隨著大學生村官選聘年頭的增加,一些地方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人數越來越多,學歷越來越高,但是能做事的大學生村官卻越來越少。
  應該說目前大學生村官的門檻比以前高了不少。2008年時,在大部分省市,只需要高校推薦就可以當大學生村官,而現在都要通過嚴格的選聘考試。之前大學生村官中專科生的比例很高,而現在很多省份將專科生的比例控制在了10%以內,碩士村官、甚至是博士村官也大有人在。
  能做事的大學生村官越來越少,很大一部分原因與一些地方對大學生村官的管理有關。截至目前,中央有關部門下發了多個文件,對大學生村官的待遇以及出路等都作出了相應的規定,但只是規定了大方向。各地又依據中央文件要求出台了自己的管理辦法,各地辦法都不盡相同,甚至差異很大。
  有些地方為大學生村官創造了很好的工作氛圍,讓大家想幹事、敢幹事、能幹事。不僅在上任前進行系統的培訓,上任後又出台各種政策,提高村官的待遇,努力為村官的發展創造條件,對他們的各種想法予以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嘗試,打破農村固有的傳統發展模式,尋求農村新的發展方向。平時則對大學生村官嚴格考核,大膽提拔幹得好的大學生村官,讓大家覺得乾村官有奔頭、有想頭、有盼頭。正是有了這樣的工作環境,期滿後除了考取公務員或者到事業單位工作外,還有一些大學生村官把自己的事業扎根到了基層,成為創業富民的領頭人。
  也有些地方,大學生村官根本沒機會下到村,一上任就被借調到鄉鎮,成為名副其實的臨時工。對於這些待遇低、學歷高、還相對穩定的“臨時工”,鄉鎮自然喜歡,但這種只借不還的做法使大學生喪失了真正成為一名村官的機會。有些地方的村官管理部門覺得農村情況相對複雜,大學生下到農村容易“惹事”,管理難度大,統一借調到鄉鎮便於管理。有些地方對於村官的考核形同虛設,乾多乾少一個樣,乾好乾壞一個樣,甚至是干與不乾一個樣,個別地方還出現了在任大學生村官同時在市區打工的情況。
  有些地方對於村官工作是一種不求做事、但求不出事的態度。他們認為不出事就是最大的成績,不需要村官去搞什麼項目,創什麼業,那些都會被視為不安分。大學生村官早點考走轉崗才是正道,最終使大學生村官的五條出路幾乎變成了一條。由於受到工作環境的影響,一些大學生也把當村官當成了進入體制內的跳板,有了這種想法,自然就會變得很“安分”了。
  大部分村官期滿後都會選擇進入體制內,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大學生村官這一平臺不應成為批量生產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幹部的機器,而應該成為鍛煉人才、發現人才的舞臺。報考村官的大學生中不乏熱血青年,他們有想法,有能力,有拼勁,但真正當上了村官,由於沒有一個好的幹事創業環境的引導,他們的熱情慢慢地冷卻下來,之前的很多想法也隨之煙消雲散。在這些地方,大學生村官工作容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即地方不重視大學生村官工作,大學生村官工作乾不好,工作越乾不好,地方越不重視。
  大學生村官工作需要良性發展,應儘量避免上述惡性循環的產生,這需要地方大學生村官管理部門與大學生村官的共同努力。  (原標題:村官工作要良性發展莫惡性循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xrcryaqfscj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